中秋佳節(jié)至 人月兩團圓
年年中秋,歲歲月明;天上人間,共此良辰。農(nóng)歷八月十五是傳統(tǒng)的中秋佳節(jié)。漸漸圓潤起來的月亮,慢慢爬向樹梢。熱鬧的街頭樹起了彩燈、舞起了火龍,清靜的河邊,孩子們嬉笑打鬧,一片歡聲笑語。成年人聚在一起,望明月,品月餅,說閑話,嘮家常,其樂融融。
張若虛說:“人生代代無窮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?!笔朗露嘧冞w,唯一不變是團圓。人世間的思念,像初春的青草,漫無邊際地涌動著。年齡不同,境遇不同,對中秋的感受也各不相同。遙想少年:歲月可回首少年的中秋,承載著一段兒時的回憶。那時的月,最安心。當夕陽收起最后一縷霞光,月亮從故鄉(xiāng)的盡頭悄悄升起。年少的孩子,還在路邊的樹下,和小伙伴們不知疲倦地打鬧。正玩的高興,就聞到遠處飄來陣陣飯菜的清香,聽到媽媽大聲喊著他們各自的名字。要回家吃飯了,媽媽白天說過今天要吃中秋團圓飯。飯桌上,叔叔伯伯們推杯換盞,熱情寒暄。孩子們卻只想著早點兒離開飯桌,去奶奶懷里聽故事。
奶奶的搖椅擺在石榴樹下,滿月掛在枝頭,皎潔的月光灑滿院子。幾個孩子圍坐在奶奶身周,入迷地聽著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吳剛伐桂”、“玉兔搗藥”,小小的心間滿是暢想,憧憬著美好的愿望。等大人們吃完團圓飯,大家便起身出門——去放孔明燈。這是家鄉(xiāng)的孩子最喜歡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孩子們不敢向前,躲在后面害怕似的縮著腦袋,看著大人忙前忙后。不多會兒,隨著燈油“嘶”的一聲點燃,燃燒的熱氣慢慢鼓起燈籠。時機一到,大人松開雙手,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,徐徐上升。像一盞小星星掛在半空,與皎潔的月光交相輝映。
幾個孩子聚在一起,歡呼喝彩,高興得手舞足蹈。人們常說:“年少的幸福,不在于吃喝,不在于玩樂,而是切身體會到了世間的美好?!睍r至今日,我們也早已忘記了當初那口月餅的味道?;貞浧饋恚挥X得滿滿的心安。中秋,對于少年人來說,總是歡愉的。盡情的歡樂,匯集在兒時的心底,積攢著對抗一切未知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