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有三到,謂心到,眼到,口到,三者中心到最難。讀書讓我們成為有溫度能共情的人。
一、如何去選一本適合自己的書
世人都知讀書好,但是,該看些什么類型的書?有一部分人并不清晰。關于選書,董宇輝老師說,他一開始就是先看經(jīng)典的小說,把茅盾文學獎系列、諾貝爾文學獎系列刷個遍,再去讀一些歷史傳記,歷史書,當然也可能是以趣味性為主,之后是去找各種哲學類書籍,自然科學,萬物簡史等,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在看書方面,以前最大的困擾是不知道看什么書,常常是身邊的人看什么書,就買什么書,或者看好書排行榜,因此家里的書什么類別的都有非常雜,其中的三分之一自己根本就不喜歡,隨著年齡增長,覺得有些書幼稚極了。看董老師說,循序漸進四個字的時候,有一種醍醐灌頂?shù)母杏X,看書是為了學習,學習就要從基礎開始,再不斷精進。讀經(jīng)典小說,讓我們獲得共情能力;看歷史讓我們不斷建立自己的價值觀,更加珍惜現(xiàn)在的生活;看哲學又讓我們的格局進行了升華,不再關注自身而是自然萬物。每個人喜歡的需要的書籍都不一樣,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,請千萬記得:循序漸進。
二、如何在看過書后讓自己內(nèi)化于心外化于形
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首先看書,不要焦慮,在一種舒服的狀態(tài)下去看書。董老師告訴我們,看書的二個步驟,第一:有專注的目標,看一本書,記一些筆記,向身邊的人講清書中的道理,然后再加上一些案例,讓它變的深入淺出。第二個:在講的過程中,別人如果聽不懂就給你反饋,給完反饋之后,你發(fā)現(xiàn)你哪里做得不好,你就會繼續(xù)去調(diào)整,去進步。杰出不是一種天分而是刻意練習。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:刻意練習。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