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加強讀書學習,要愛讀書、讀好書,“把讀書學習作為一種追求、一種愛好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到好學樂學”。
在“世界讀書日”到來之際,讓我們學習領會總書記的生活態(tài)度。貫徹落實,勤學善思、學以致用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,努力在實踐中增加才干,拓寬眼界和視野。總書記常說,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(tài)度,有了讀書的濃厚興趣,就可以變“要我學”為“我要學”,變“學一陣”為“學一生”,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、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總書記還說,讀好書 要結合工作需要來學習,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、缺什么補什么。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、專業(yè)化水平。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必備的各種知識,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里手。在大量書籍中,完善知識結構、提升精神境界,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。
經常聽有的同學說自己想讀書,但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沒有時間讀書”。聽上去好像有些道理,但這絕不是放松讀書的理由。學習和思考、學習和讀書是相輔相成的,正所謂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?!蹦隳X子里裝著問題了,想把問題解決好了,就會去讀書,就會自覺去學習。要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”。學習要善于擠時間。多一點學習、多一點思考。
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,不能心浮氣躁、淺嘗輒止,而應當先易后難、由淺入深,循序漸進、水滴石穿。正如荀子在《勸學篇》中所說: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現(xiàn)實中,我們都應該長期堅持、積少成多,最后取得驚人收獲的讀書經歷,養(yǎng)成堅持不懈的讀書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