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里說不清從什么時刻起,電與生活緊密地拴在了一起。只記得小時候村里雖然通電,但由于整個大隊只有一臺變壓機(jī),白天沒電,夜晚放電,負(fù)荷過重,常會導(dǎo)致保險燒壞停電。每逢這時,全家人都會一聲驚叫,說:“停電了?!比缓蟾改该髦叱鲩T外,看看村子里別家燈亮,說明自家的燈泡燒了,都不亮則是停電了。無奈之下,只得默默回家摸索著點亮煤油燈或松明子。煤油燈和松明子煙霧很大,氣味難聞,亮度又低,若明若暗,恍惚得很,點上一夜,眼睛都會被熏得烏黑烏黑的。那時候我們姊妹還會相互取笑說是“烏眼?!保贿吶⌒σ贿呑鲎鳂I(yè)。說歸說,笑歸笑,電突然一來,整個家就亮如白晝,姊妹們歡喜得一蹦老高,尖叫高呼,仿佛那就是世上最幸福和最美好的事。
那時候,一個村只有一個磨坊,磨坊里有兩臺機(jī)子,一臺磨面,一臺碾米,生產(chǎn)隊派一個人專門管理這些,根據(jù)磨面或碾米的數(shù)量收取費用交給生產(chǎn)隊換取公分。有時由于停電時間長,村民沒有辦法,也會背到其他村去磨碾。機(jī)子少,推磨的村民又多,沒辦法,只能排隊,有時要排一個整夜才輪得到,大人們要做事,便派我們這些不能干活的小孩去排隊。鋼磨嗚嗚地叫著,皮帶飛快地轉(zhuǎn)著,然而總有不盡人意時,電突然停了,弄得眾人驚叫,唉聲嘆氣站在黑暗之中。此時,有人詢問:是不是保險燒了?還是停電了?若是停電,則沒辦法,若是保險燒了倒好辦,電筒光照著,重新接上,一下就亮堂起來,眾人皆一臉驚喜,鋼磨再次嗚嗚動起來時,相互幫助著接面粉。
我讀書出來后在鎮(zhèn)上開個小店,電與生意捆綁在一起,不但用來做飯、炒菜、洗衣、照明,所有的機(jī)器都需用電。為此,租房子時除首先考慮地理位置外,還得先考慮水電是否方便。未進(jìn)租房,先接通電,然后才是裝修布置。電管所的繆師傅為人很好,要接電,去請他,他馬上就扛著梯子來了。隨后的日子,手機(jī)、寬帶都普及起來,而這一切都必須用電,手機(jī)電池、相機(jī)攝像機(jī)電池隨時要充電,電腦上打字做圖,網(wǎng)絡(luò)查閱資料、看電影、游戲等等,沒有電,就會打亂所有的生活,電不知不覺中已進(jìn)入生活的方方面面,離開不得。特別是在工作中,接了一大堆活計,倘若突然斷電,那是最窩火的。逢這種時刻,我會打電話詢問供電所需多長時間才能供電?供電所的同志很熱情,接到電話即刻作出答復(fù),讓我們知道時間的準(zhǔn)確性,好處理工作上的事情。后來,電路徹底改修后,供電所設(shè)置了短信通知,有線路需要維修時會提前通告,讓人們有所準(zhǔn)備,不至于停電時手足無措。